群众身边听诉求 抓早抓小解矛盾——《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本市涌现一批特色信访经验
来源:北京信访     时间:2023-05-29 17:36:58

《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实施一周年。这一年来,北京市持续抓紧抓实《条例》的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开展会前学法学习贯彻《条例》,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涌现出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先进典型经验。东城区创建“信访超市”,各级领导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面对面倾听诉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社区“居民事、居民议”,一张“圆桌”就地解民忧;石景山区“石时解纷”平台实现信访闭环,信访、调解、诉讼、建议征集、咨询、评估等一网服务……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治理经验,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实现了以最高效率、最佳效果解决好群众诉求。

“信访超市”每周开张迎“访客”


(相关资料图)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一个大棚、几张桌子,每周三上午,东城区的“信访超市”准时开业。“信访超市”让老百姓“只进一扇门”,就能跟区领导、职能部门领导“见得上面、说得上话”,最终“办得了事”。

年过七旬的陈女士,就在“信访超市”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住房问题。原来,陈女士上世纪70年代初期随丈夫转业来到北京,此后二人一直在北京生活。2013年刚住上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丈夫就突然去世,使得陈女士失去了承租公租房的资格。“我生活本来就困难,这下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一把年纪了怎么办啊?”陈女士忐忑不安起来。

2022年东城区“信访超市”刚开半个月,陈女士就来了。

接待她的领导了解其难处后,表示一定尽全力帮助协调她的居住问题。为解决陈女士的实际困难,东华门街道、东城区住建委、东城公安分局等各相关职责部门联动合作,一方面跟陈女士耐心细致解释政策并安抚情绪,另一方面多次与市保障房中心沟通,联合研究解决方案。经过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合力解决了陈女士的居住和生活保障问题。“真没想到啊,让我这么揪心犯难的事儿,总算解决了!”陈女士特别满意。

“信访超市”,是东城区2022年8月底提出的一种联合信访接待的创新模式。每周三上午,由区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区信访办在信访接待大厅联合接待信访群众,并根据群众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问题梳理、政策解答、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等各类服务,对信访问题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

能直接见到相关单位负责人,群众愿意来“信访超市”反映问题,群众的诉求直接反映给有关部门,疑难问题也在这里找到了解决路径,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吸附在属地,群众反映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也得到有效化解,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张“圆桌”就地解民忧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树荫下,围着一张石桌,在社区工作人员主持下,大伙儿你一言我一句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乱停车把路堵上了,出门这叫个不痛快,该严管!”“要不是真有事,谁愿意停那么久呀,还是应该加强提醒和巡查。”……这样的场景在西城区大栅栏西河沿社区时常出现。

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社区曾是个“老大难”社区,居民关于停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诉求层出不穷。2018年社区来了一位年轻的党委书记张晨茜,他很快发现了问题症结所在——居民意见要层层推进,速度慢;职能部门做事有时一厢情愿,也未必能做到居民心里。“缺个能好好说话的平台”,张晨茜琢磨着,将视线投向了空地上的一处小石桌,似乎有了主意。

张晨茜准备试试。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矛盾,他“吹哨”请来了区交通支队、街道执法小分队、物业公司等,也邀请了居民共同来商议。大家摆事实、讲问题、提建议、定方法,不到一个小时就解决了。“我就起名叫‘圆桌工作法’了,大家都平等参与,当然桌子也不必非是圆的,没桌子也行,胡同里、屋檐下站一圈儿,‘圆桌会议’也能开。”张晨茜觉得尝试的效果还不错。

就这样,“圆桌会议”经常开展。社区党委统筹,居民畅所欲言,职能部门当场表态,能做的马上落实,不能做的坦诚解释。社区类似充电桩安装、垃圾不落地、公厕修建等大事小情的决策,都得到了更多居民的理解和信任。目前,社区已经累计召开了320多场“圆桌会议”,累计解决问题463个,“圆桌工作法”的广泛推行,形成了“居民事、居民议”的局面,走出了一条探索“带着居民一起干”的基层治理模式。

在基层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创新在本市各区涌现。房山区的“我来办工作室”推动信访关口前移,矛盾发现得早,全区658个村和社区通过“我来办”解决了一大批小到邻里纠纷,大到搬迁安置等在内的信访问题。

“石时解纷”平台实现信访闭环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我要申请视频信访。”去年5月,家住石景山古城街道现代嘉园小区的许先生,在“石时解纷”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提出视频信访申请。据他反映,小区屋顶防水层老化破损严重,经常“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楼体下水管道淤堵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居民。

“石时解纷”是石景山区信访办、街道平安建设办、委办局信访办、社区居委会等单位建立起的“三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并建立由163家人民调解机构、60家行政调解机构、327名专业调解员和17名公益律师组成的调解资源库,有机融入区、街道、社区三级调解网络,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把群众诉求化解在早、解决在小。

一个综合平台,功能内容丰富。“石时解纷”平台有网上信访、视频信访、我要调解、我要建议、一键诉讼等“五大核心功能”,还有我要咨询、在线评估、司法确认、法规检索、案例查询“五小便民服务”。这“五大五小”模块将信访、调解、诉讼、建议征集、咨询、评估等功能串联起效,实现统一入口汇聚,一网统管服务。

许先生的视频诉求,被古城街道工委书记刘吉新在线“接听”,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与区住建委、古城泰然公司、首华物业等单位通过平台开展线上会商工作。经多方沟通协调,各单位制定了维修方案,在部分维修资金先期到位后即刻开展维修工程,最终在去年底完成了楼顶防水层修复、下水管道整体疏通等工作,破解了许先生反映的历史遗留问题。

“石时解纷”将矛盾纠纷纳入平台统一闭环管理,用数据“领跑”让群众“零跑”,极大程度地方便和服务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来源:北京日报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